2018年8月29日至9月2日,由內蒙古自治區團委、網信辦、經信委、人社廳、農牧業廳、商務廳、扶貧辦共同主辦,內蒙古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自治區青年企業家協會、自治區學生聯合會、自治區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內蒙古衛視《創客中國》承辦,中國農業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冠名支持的“農行杯”第五屆“創青春”內蒙古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在呼和浩特市舉行。北京蒙京石墨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京研究院”)作為獲獎單位參加了本次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的頒獎典禮。
今年以來,內蒙古團委以“青創課”為牽動,全面提升青年創業就業素質,不斷為“青創賽”輸送優秀創業項目和青年團隊。本屆大賽參賽項目共995個,經過初復賽篩選,120個項目進入決賽,最終評選出18個金銀銅獎。其中蒙京研究院承擔的《鋰電池的循環再利用項目》獲得本次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
蒙京研究院作為項目孵化平臺,擁有一系列產線研發實驗室,包含材料合成、器件制備、電性能測試等實驗室,引進了先進的材料基礎實驗設備、電池研發及工藝試驗設備,配備了高水平的研發測試儀器,具備專業的產品研發測試能力。《鋰電池的循環再利用項目》作為2018年蒙京研究院首批研發資助項目,代表蒙京研究院參加本屆創青春大賽。
自2012年國務院通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500萬輛后,我國新能源汽車便逐步進入到了快速發展的軌道上。從上游動力電池的原材料到動力電芯再到新能源車企的整個產業鏈,都進入到了新工藝研發和擴建產能的模式上來。根據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動力鋰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125gwh,報廢量大約50萬噸;到2023年,報廢量約116萬噸。在此基礎上,廢舊動力鋰電池回收鎳、鈷、錳、鋰、鋁、銅等金屬所創造的市場規模會在2018年開始爆發,達到52億元,其中鎳14億元,鈷8.7億元,鋰26億元。2020年達到135億元,2023年將超過300億元。
從經濟效益角度來看,動力電池具有較好的市場應用前景,在未來2-3年內,大量動力電池將會退役,電池回收市場進入爆發期;另一方面隨著技術的不斷研發和成熟,每噸廢舊電池拆解回收的成本不斷降低,其中除了金屬原料外的有價值原材料的回收種類越來越多(如磷酸鐵、三元前驅體、六氟磷酸鋰等),利潤越來越高。因此,本項目實施將推動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行業的發展從而所產生巨大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本項目在第五屆創青春大賽中受到評審嘉賓的一致認可和與會人員的廣泛關注,取得商工組第二名的優異成績也表明了行業專家對新能源鋰電池有效回收后市場以及本項目技術路線和實施方案的認可。蒙京研究院將借創青春大賽的東風,繼續深化鋰電池電池回收的技術研究,早日取得技術突破,為鋰電池高效回收貢獻自己的力量。